山竹提取物
山竹(purple mangosteen),原產于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在東南亞地區(qū)如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緬甸栽培較多。屬藤黃科常綠喬木,樹高可達15米,果樹壽命長達七十年之上。葉片橢圓,花似蜀葵,瓣紅蕊黃,大多為春花秋實。山竹雖然種植成本不高,但需種植多年才可收獲,一般在定植后10年才能采果。臺灣冬季氣溫較東南亞低,風土未能適應,因此雖在20世紀初即開始引種試驗都未能成功,但是臺灣尚未實現經濟栽培,其關鍵在于高溫為其重要生長因子之一,如氣溫低于4°C,必遭寒害致死。但是在我國貴州黃果樹瀑布附近確產有山竹,而且味道很好。
莽吉柿(學名:Garcinia mangostana L.),俗稱山竹,或山竺、山竹子、倒捻子。小喬木,高12-20米,分枝多而密集,交互對生,小枝具明顯的縱稜條。葉片厚革質,具光澤,橢圓形或橢圓狀矩圓形,頂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雄花2-9簇生枝條頂端,花梗短;雌花單生或成對,著生于枝條頂端,比雄花稍大;子房5 8室,幾無花柱,柱頭5-6深裂。果成熟時紫紅色,間有黃褐色斑塊,光滑,有種子4-5,假種皮瓢狀多汁,白色?;ㄆ?-10月,果期11-12月。
山竹的清香氣味主要由揮發(fā)性成分,包括乙酸己酯、葉醇(順-3-己烯醇)以及α-古巴烯(Copaene)。其中氧雜蒽酮的一種——α-倒捻子素有顯著的抗氧化性,并具有抗發(fā)炎、抗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