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參堿98%
【產品名稱】:苦參堿98%
【英文名稱】:Matrine
【主要規格】:98%
【提取來源】: 本品為雙子葉植物豆科 Leguminosae 苦參 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
【檢測方法】:HPLC
【產品外觀】:白色針狀結晶或結晶性粉末
苦參堿是由豆科植物苦參的干燥根、植株、果實經乙醇等有機溶劑提取制成的, 是生物堿。一般為苦參總堿,其主要成分有苦參堿、槐果堿、氧化槐果堿、槐定堿等多種生物堿,以苦參堿、氧化苦參堿含量.高。其他來源為山豆根及山豆根地上部分,純品外觀為白色粉末。
苦參,中藥名。為豆科植物苦參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頭和小支根,洗凈,干燥,或趁鮮切片,干燥。其苦,寒。有清熱燥濕,殺蟲,利尿之功。用于熱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陰腫陰癢,濕疹,濕瘡,皮膚瘙癢,疥癬麻風,外治滴蟲性陰道炎。
苦參,其根呈長圓柱形,下部常有分枝,長10~750px,直徑1~162.5px。表面灰棕色或棕黃色,具縱皺紋和橫長皮孔樣突起,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剝落,剝落處顯黃色,光滑。質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切片厚3~6mm;切面黃白色,具放射狀紋理和裂隙,有的具異型維管束呈同心性環列或不規則散在。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砂壤和粘壤上均可生長,為深根性植物,應選擇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地塊種植。當年播種的幼苗多不開花,冬季葉子變黃脫落進入休眠,至翌年春重新返青生長,6月孕蕾開花,7~8月中旬果實成熟。生于沙地或向陽山坡草叢中及溪溝邊。
苦參堿,氧化苦參堿,N-甲基金雀花堿,安那吉堿,廣豆根素,環廣豆根素,廣豆根酮,紫檀素,高麗槐素等。此外,還有脂肪酸和揮發油:從苦參中已鑒定出20種脂肪酸成份,主要為不飽和脂肪酸,其含量占脂肪酸總量的。
1.取本品約5mg,加稀鹽酸10ml溶解后,分置兩支試管中,一管中加碘化汞鉀試液1滴,生成白色沉淀;另一管中加碘化鉍鉀試液1滴,生成橙紅色沉淀。
2.取本品與苦參堿對照品 分別加流動相制成每1ml約含0.08mg的溶液,照有關物質項下的方法試驗,供試品主峰的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的保留時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