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5發布人:青春康美
NO.1日常膳食種主要攝入的是葉黃素,而非葉黃素酯
據估算,在類胡蘿卜素膳食的每日攝入量中,80%是自由型葉黃素,大約只有 7% 的葉黃素以葉黃素酯的形式存在。
NO.2在人體內存在的是葉黃素,而非葉黃素酯
葉黃素是僅有的兩種選擇性地沉積于視網膜黃斑區的膳食類胡蘿卜素之一,在這里它被稱為黃斑色素。黃斑色素位于靈長目動物視網膜光感受器的前部,有效創建了一個過濾器,可以吸收具有破壞性波長的光線,尤其是藍光(波長400 nm - 480 nm)。
NO.3葉黃素可被人體直接吸收,而葉黃素酯須轉化
葉黃素酯需要在小腸中經膽汁和胰脂酶,水解酯化物系統共同作用后,才能生成游離態葉黃素,再經小腸黏膜吸收才能轉化為有效的葉黃素;而葉黃素則可以直接進入腸胃被人體吸收。
可能大家會有疑問,既然葉黃素那么好,又可以直接吸收,為什么不選擇葉黃素而要用葉黃素酯呢?不要著急,還要往下看~
葉黃素酯和葉黃素的特性
01.葉黃素酯光、熱穩定性強于葉黃素
葉黃素在植物組織中通常以葉黃素酯的形式存在,葉黃素酯在人體內代謝轉化為葉黃素。國內外研究表明,葉黃素酯的光熱穩定性強于葉黃素。
02.清除自由基尤其是羥基自由基的能力高于葉黃素。
天然葉黃素酯是一種重要的類胡蘿卜素脂肪酸酯,其穩定性優于游離態葉黃素。
03.葉黃素酯胃酸耐受性強于葉黃素
葉黃素酯胃酸耐受性強于葉黃素,可免于攝入過程中在途經胃部時消耗和損失。
04.葉黃素酯吸收率高葉黃素61.6%
葉黃素酯的吸收利用率高出葉黃素61.6%。這種生物利用率的差異,是因為葉黃素酯是脂溶性的葉黃素。因為葉黃素屬于類胡蘿卜素的一種,而類胡蘿卜素是脂溶性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在脂肪中的生物活性更高,因此葉黃素酯的吸收率用率比葉黃素高也是正常的。
簡單來說:葉黃素酯是需要經過人體轉化才能吸收的,但是葉黃素酯其中一個特性就是穩定。人體吸收的葉黃素酯的轉化率可以達到80%;而葉黃素雖然可被人體直接吸收,但是在人體內并不穩定,而且極易被免疫系統認為是體內本來就存在的,導致最終人體吸收的量并不多。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數據均來源于互聯網)